资本市场是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区域经济转型、产业发展的“加速器”。无论是徐州活跃的资本市场还是“给力”的制造业,抑或说从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地位来看,徐州的上市公司从数量和质量两方面来说,仍具备提高的空间。
11月15日,北京证券交易所(简称北交所)揭牌开市满一周年。开市一周年来,北交所的上市“军团”稳步扩容至123家,中小企业占比77%,超八成集中在战略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49家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平均研发强度达5。4%,远高于社会平均水平,创新特征鲜明。
12月2日,随着格利尔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交所敲钟上市,标志着徐州市资本市场发展取得又一重大成果。截至目前,徐州全市共有上市公司14家,而随着市政府与深交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徐州市还将在加强企业上市培育、支持企业多元化融资发展等方面深化合作,到2025年,徐州市预计新增上市公司30家以上,总数达到50家。
对于徐州而言,目前已有格利尔登陆北交所。而全市北交所已报辅导(报所)企业3家,全市32家目标上市后备企业,其中12家准备上市北交所,99家培育企业中有56家计划在北交所上市。北交所的“横空出世”,让新三板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迎来发展的春天。对于近年来愈加重视资本市场的徐州而言,这一年来,徐企表现如何?又有哪些徐企会成为“明日之星”?
徐州,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和“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293。9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2。5%、较上半年提升1。1个百分点。
12月2日,股票简称“格利尔”,股票代码:831641的格利尔在北交所上市,成为徐州市第14家上市公司。记者注意到,发行价9。60元/股的格利尔,到当天收盘,报收于12。65元,上涨31。77%,换手率52。45%,成交量12。39万手,成交额1。58亿元。
“作为全市第14家上市公司,格利尔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登陆北交所,既是我市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重大突破,也是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成果。”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根据企业的发展阶段和成长特点,徐州市有针对性地研究制定上市扶持政策,在企业上市培育辅导、发挥金融中介服务机构作用、降低上市成本、实施财政奖励等方面制定具体扶持措施。为推动优秀企业上市融资,制定实施“鹏程计划”,形成了上市一批、股改一批、培育一批的上市企业梯队。在此基础上,积极打造“创融徐州”服务平台,设立上交所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基地淮海分中心、深交所徐州路演中心、北交所徐州服务基地,搭建了从前期培育徐州抓龙筋会所、券商辅导、股份改造到上市挂牌全流程服务体系。
回望今年徐州市资本市场,5月12日,江苏华辰在上交所主板上市。6月,精创电气报省辅导。8月,徐工机械实现整体上市,康力源在深交所创业板首发过会,中矿岩土报省辅导。9月,徐州市第一家科创板拟上市企业鑫华半导体通过省辅导验收。11月,格利尔北交所上市成功注册,中润光能报省辅导、苏一工院报省辅导,12月,徐矿能源上交所主板过会、百甲科技北交所过会。
截至目前,徐州市共有北交所格利尔徐州抓龙筋spa,上交所上市公司维维股份、华辰股份,深交所上市公司徐工机械、恩华药业、蓝丰生化、海伦哲、云意电气徐州仇莎抓龙筋、利民化工、五洋停车徐州私密抓龙筋、赛摩智能、华信新材、浩通科技,港交所上市公司润东汽车等14家上市公司。上市公司数量居全省第9位、苏北5市和淮海经济区城市首位,“新三板”挂牌企业23家、入库上市后备企业达到418家,居全省第8位、苏北5市和淮海经济区城市首位。
“格利尔成为我市首家在北交所上市的企业,对于我市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按照我市之前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架构来看,企业之前上市都是通过深交所和上交所,但是这两家交易所对于企业上市的门槛要求相对较高,目前徐州正准备做首次公开募股的企业中,符合沪、深两家交易所上市标准条件的企业数量相对还比较少,而北交所对于我市中小微创新型企业的上市融资又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国泰君安证券徐州营业部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国家的初衷就是希望把北交所打造成为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主阵地,并成为“专精特新”以及行业“小巨人”这一类企业未来上市融资的主战场,通过深交所、上交所、北交所以及一些区域性的股权中心,把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构建得更加饱满。
在当下的城市竞争力指标中,上市公司数量和质量的指标,已经成为当前各城市综合竞争力一个非常核心的指标徐州仇莎抓龙筋,如果一个区域有1—2家非常有影响力的上市公司,它将对该区域带来非常大的产业链整合。
而在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看来,北交所在企业规模、财务指标、行业限制等方面相比沪深交易所更加包容,为徐州市1200余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双创”以及“高新技术”类企业提供最契合的挂牌上市融资通道。通过调研,他们发现徐州市一批已挂牌企业在规范运作和资本市场意识方面明显优于非挂牌企业,对北交所政策相对熟悉徐州抓龙筋,态度积极。部分企业也加快了北交所上市节奏,多家因规模业绩达不到沪深交易所要求,前期处于观望或停滞状态的“新三板”挂牌企业,已重新启动北交所上市计划,而格利尔此次的上市,即是享受到了北交所所带来的红利。
记者了解到,早在北交所揭牌之际,为尽快实现北交所上市工作突破,徐州市就组建专家团队,对全市95家创新型中小企业进行深入调研摸排、逐户走访对接、综合分析研判,形成了一份详细的北交所上市工作情况分析调研报告。
“我们对20家‘新三板’挂牌企业、7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23家高新技术企业、72家‘双创’企业、45家县区推荐的其他优质中小企业等五类名单进行了综合筛选比对,去除重复、已上市及差距较大的企业,最终确定95家企业。”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力争经过3—5年努力,实现上市突破企业42家,其中拟在沪深交易所主板、科创板、创业板上市的10家,拟在北交所上市的32家;到2025年,全市“新三板”挂牌企业数稳定在50家以上。
事实上,徐州市委、市政府一直把助力企业上市当作一件大事来抓,今年11月12日,徐州市专门举办了“问道资本 助力彭城”2022徐州市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大会暨全国股转系统、北京证券交易所徐州服务基地揭牌活动。通过活动加强与北京证券交易所及各金融机构的战略合作,加快推进徐州市人才企业、双创企业、“专精特新”科技型中小企业上市融资,吸引投融资机构高层次人才、项目、资金等要素向徐州集聚。
当前,徐州市正聚力打造“343”创新产业集群,加快做大做强做优工程机械、绿色低碳能源、新材料三大优势创新产业,着力培育壮大数字经济、集成电路与ICT、医药健康、安全应急四大新兴创新产业,加速提档升级精品钢材、高端纺织、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三大特色创新产业,将更大力度促进产业和金融双向赋能、融合发展,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对金融业无论是传统业态还是以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新兴业态,都有着多元化的旺盛需求,市场发展潜力十分巨大。
“按照企业上市‘鹏程计划’要求,我们将加大对徐州资本市场发展的支持力度,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互联互通,产业与金融协调共进的资本市场‘徐州板块’,并力争到2025年末,新增上市公司30家以上,徐州上市公司总数将达到50家。”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说。徐州有没有抓龙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