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道自然探寻和谐共生徐州路径

admin 2024-11-15 17:53 新闻资讯

  最近,云龙湖迎来第一批迁徙的鸟儿——一群黑翅长脚鹬徐州哪有抓龙筋,这比往年早了许多。它们时而水边踱步,时而振翅盘旋,成为青山绿水间灵动的音符。

  追青逐绿,悟道自然,徐州厚植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探索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经过一个夏季的迅猛生长,天齐路隧道上方被绿色的野草覆盖。中山北路、平山路、襄王路隧道这两年种下的树木已与周边景色融为一体,绵延九里的山脉宛如一条绿色的巨龙。

  “天齐路隧道工程这个月就能完工,11月份开始在顶盖上填土,然后开始正式绿化,九里山就能全部连接起来了。”施工方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现场负责人郝旭东兴奋地说。

  曾经,为了城市扩张发展,徐州不惜破山开路;而今,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徐州学会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作为一座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徐州曾面临长期大规模、高强度的矿山开采导致的环境问题,累计形成了42。33万亩的采煤塌陷地和400多处采石宕口。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打破了生态系统平衡,人与自然的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徐州正宗抓龙筋,道并行而不相悖”,充分表达了遵循自然、万物和谐共生、不与基本自然规律相违背的思想。

  生态修复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由之路 ,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徐州从系统工程和全局角度寻求治理之道,提出 “生态优先、系统修复,自然恢复为主徐州抓龙筋按摩、人工修复为辅,统一规划、分类施策、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相继推出 《徐州市生态修复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和《徐州市生态修复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

  事必有法,然后可成。近年来,徐州坚持系统性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目前全市累计治理采煤沉陷区30。9万亩、修复废弃矿山202处,抹去“生态疮疤”,重绘生态底色。

  绿色是大自然的底色,也是城市活力的重要支撑。徐州在修绿复绿的同时,主动增绿扩绿。连续多年保持全省造林面积第一,林木覆盖率达31。6%,建成区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3。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7。72平方米,公园绿地“10分钟服务圈”覆盖率达90。8%。

  “一城煤灰半城土”变成“一城青山半城湖”,“百年煤城”化身“苏北江南”,绿色已成为徐州的生态底色、发展主色、鲜明特色。实践充分证明,只有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才能让群众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

  “看,树上有只小松鼠!好可爱啊!”今年以来,很多爬云龙山的游客发现了小松鼠的身影,它们在林间自由自在地觅食、嬉戏,画面非常治愈。

  去年8月,云龙山管理服务中心购买了4只小松鼠,经过一段时间的人工驯养,陆续放入山林。“它们已经适应了云龙山的环境。我们今年又买了5只松鼠,计划继续放生,希望形成稳定的种群。”云龙山管理服务中心森林资源股股长宋庆武告诉记者。

  云龙湖到底有多少种生物?根据云龙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7月公布的生物多样性调查成果,共有维管植物538种、动物973种,为今后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

  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成分,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记者从市生态环境局了解到,今年底,全市县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将全部完成。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并不是不管不顾的“无为而治”,徐州通过一系列的“有为”,着力恢复、重建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徐州正宗抓龙筋,促进生态链的完善和自我循环,为生物多样性创造更好条件。

  沛县安国湖湿地国家公园南侧,2000多棵两米多高的中山杉郁郁葱葱长势喜人,这里是省级野生动物集中分布区动植物生境恢复项目,将营造一个百鸟欢啼的林鸟栖息地,与20公里外的栖山坑小微湿地实现系统连通,构建鸟类迁徙生态廊道。

  “这一片原是25000余平方米采煤塌陷地,距离安国湖鸟岛仅数十米。明年树再长高些就能装鸟巢了,排水沟用来养些鱼虾,为鸟儿提供食物。”沛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工作人员李伟一边比划着一边描述。

  “生态岛”试验区的建设,更能串“珠”成“链”,为生物栖息、繁衍、迁徙提供良好场所和生态通道。我市贾汪大洞山、经开区圣人窝、新沂马陵山、丰县大沙河4个“生态岛”试验区建设正在有序推进中,努力建成具有徐州特色的“湖光山色、水韵悠然、鸟语花香”生态岛。

  野生珍稀鸟类被誉为自然界最敏锐的生态“晴雨表”。在徐州,自2021年起,彩鹮、青头潜鸭等极度濒危鸟类开始陆续现身。今年3月,中华秋沙鸭第三次被观鸟爱好者在徐州境内发现。

  统计表明,截至2023年底,徐州被观测到的野生动物种类达326种,包含12种一级保护鸟类和55种二级保护鸟类,生物多样性显著提升。目前,徐州已经启动编制《徐州市野生动物保护总体规划(2025—2035)》的调研工作,形成指导全市陆生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白露时节,贾汪区塔山镇福青葡萄种植家庭农场35亩葡萄已经售罄,葡萄架下套种的羊肚菌进入施肥阶段。

  “今年葡萄每亩产量达4500斤、毛收入大概25000元。我去年底开始尝试在葡萄树下套种羊肚菌,每亩生产1100斤新鲜羊肚菌、收入超5万元。”农场主张树青信心满满地说,今年套种面积从4亩扩大到了12亩,既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又实现了效益更大化。

  草木植成,国之富也。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为人们提供了舒适的条件,同时也孕育了多样化的经济发展机遇。

  近年来,徐州因地制宜,构建多元化生态产品产业链和价值链,不断探索绿色惠民新路径,培育绿色生产力。目前,全市林下经济面积发展到100万亩以上,年产值近40亿元,拥有近40家省、市、县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又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

  沿着睢宁县岚山镇丁山村拾级而上,古朴的村落映入眼帘。村里新增了广场、百姓大舞台、篮球场、人工岛等设施,绿化率超90%。随着村貌提升,丁山村创新发展“旅游+”和中草药种植产业,近300亩菊花田和200亩白芷既是经济作物,又美了乡村环境,每年花期都会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还荣获了“第五批江苏省传统村落”等称号。

  丁山社区党总支王荣胜算了笔账:每亩菊花可带来约7000元毛收入,每亩白芷收入约4000元。在旅游业与中草药种植产业带动下,村民人均年收入达26000元,同比增长13%。下一步还准备将旧屋改造成民宿,进一步促进乡村旅游发展。

  把生态系统中蕴含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出来,因地制宜地发展生态产业徐州抓龙筋理疗,推进生态经济化和经济生态化,实现生态和经济之间的可持续转化,既是徐州当下正在做的尝试,也是徐州的必答题。

  不负绿水青山,方得金山银山。从增绿、补绿、护绿,再到点绿成“金”,徐州打好绿色牌,念响生态经,实现“生态绿”与“发展红”双赢,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奔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徐州有没有抓龙筋徐州哪有抓龙筋

上一篇:徐工机械:接受富国基金等机构调研
下一篇:省政府召开经济运行分析会议 泰州设分会场

猜你喜欢

  • 抗战时期云南滇军的实力

    抗战时期云南滇军的实力

    滇军前身是其实是清末的云南新军,清廷1908年在云南省编组了新式陆军第十九镇(师),1911年辛亥期间云南新军起义,推举蔡锷为云南都督,逐步进入了自成体系的滇军时代。从蔡锷
  • 淮海一家亲 城市共发展

    淮海一家亲 城市共发展

    本报讯(记者 尹亮)由徐州报业传媒集团、徐州市房地产业协会主办的2024徐州高品质楼盘周边行活动将于10月25日在淮北市碧乐城西广场举办。本次活动得到淮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的
  • 徐州铜山区“古韵新生”

    徐州铜山区“古韵新生”

    9月20日,古韵新生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高校行活动在徐州市铜山区举行,现场启动了乡村旅游看铜山青年文旅推荐官选拔赛和我为乡村旅游代言短视频大赛,发布了铜山旅游地图以及
  • 四川成都的泰国女婿阿梁

    四川成都的泰国女婿阿梁

    检查店内设施清洁消毒情况、督促后厨加快备菜进度上午9时许,位于成都市武侯区的一家泰国餐厅内,头戴白色棒球帽、身穿黑色夹克的泰国老板阿梁正带领员工为迎接当日第一批食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