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5万头猪,三天也抓不完”这句话很多人都觉得熟悉,好像在哪里听到过,不过具体的出处就很少有人关注了。有人说:“这不是《亮剑》里的楚云飞说的吗?”确实这句话是亮剑里的经典台词,不过其实这句台词也是导演根据历史改编的,历史上这句话出自名将、山东省主席王耀武。
1947年,华东野战军在山东被重兵包围,但在陈毅、粟裕等人带领下,我军大搞运动战。不但粉碎了军的围剿计划徐州泰式抓龙筋,还在莱芜一带歼灭了第二绥靖区副司令官李仙洲所率领的46、73、12等3个军组成的集团。而战役仅仅用时63小时,我军只伤亡六千人,就取得了俘虏四万的辉煌大胜,再加上伤亡的敌军,军损失了超过五万人。
当时在山东的最高军政长官王耀武听到战报后不敢置信,气得大骂:“就是5万头猪,你让他们(我军)抓三天也抓不完。”这句话也因此成为了一个梗。老实说真要放五万头猪到战场上,三天时间里还真不一定能全部抓回来,不是有个词叫“猪突猛进”吗?要想捉住一头几百斤的猪可不容易。而我军能在不到三天时间里就歼灭俘虏这么多敌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947年,打响了“鲁南会战”,企图一举消灭华东野战军主力徐州哪有抓龙筋,为此蒋介石亲临徐州布署战役安排,而陈诚更是到一线督军。为了毕其功于一役,党派出了23个整编师约24万人,南北双线夹击,阵势不小,不过问题就出在了这南北分兵上。南线的指挥官欧震集结了大量部队,作为主攻方向,分三路进军,每一路都稳扎稳打,明显是块硬骨头。
而相反,北线的李仙洲作为辅助策应,却孤军深入,正好中了我军下怀。另一方面,李仙洲胆敢孤军深入,必有依仗,而他的依仗便是精锐73军。73军历年来南征北战,经历了诸多战事,尤其是作为嫡系精锐,73军大量配备了美军军械,还接受过美式军事训练,作战能力很强。但其实在莱芜战役中,73军很大程度上是个空架子。
73军出身湘军,将士们远离故土,征战多年,之前抗击日寇是为了民族存亡,自然视死如归,可如今好不容易抗战胜利徐州抓龙筋会所,却还要打内战,这令73军的将士们厌战情绪浓厚,以致于73军这样的王牌精锐在调往山东途中,都出现了大量逃兵。在莱芜战役时,73军的编制根本就不满,参战兵力满打满算也只有六个团。而且当初73军紧急调往山东时,装甲车、火炮等重火力装备并未随军携带。
等到莱芜战役打响时,73军的精锐装备还在路上转运。最重要的是,李仙洲在战术上也犯了不小错误,当时他所带领的大军全数驻扎在一个东西六七里,南北三四里左右的区域里。数万大军扎堆在这样一个狭窄的地方,一旦遇袭就挤成一团,根本没法展开部队。果不其然,我军光是炮火覆盖打击就令李仙洲部慌作一团,数万大军几乎没形成什么像样的反击阵势就被歼灭了。
指挥这场战役的陈毅、粟裕是我军久经战阵的名将,极善战略战术布局,莱芜战役便是他们指挥生涯中的其中一场战略胜利。在看到军的战略布局之后,他们就拿定主意先打北线的李仙洲,但军肯定不会这么轻易就让华东野战军的大部队跑掉,因此如何瞒过对方就很重要了。我军先是作出一副要和南线的军主力死磕到底的架势,接着又安排大部队停下休整徐州哪有抓龙筋。
表现出一副连续作战后疲惫不堪的样子。似乎是准备为之后与南线的敌军决战而养精蓄锐,但其实我军早就暗中调动兵力。当然对方也不是瞎子,这样大规模兵力调动不可能彻底瞒过敌军,但每次只有少量部队调动被对方察觉徐州抓龙筋理疗,而我军又早就放出部队换防的风声。因此军只得到我军小规模部队换防的情报,结果等到我军如同“神兵天降”包围李仙洲集团时,他们根本没反应过来。
说起莱芜战役,那就不得不提到一位大功臣,那就是46军的军长韩练成。韩练成将军身为军的高级将领,深受蒋介石信任。他的46军也是这次战役北线李仙洲集团的三大主力军之一,但他却有个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身份——地下党员。韩练成将军心向,虽身在敌营却一直为我军提供情报。而这次的莱芜战役中,韩练成就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
我军能够屡屡料敌于先,多次出奇不意地围歼敌军,都是因为韩练成将军把军的动向传递给了我军。同时,韩练成还约束自己麾下的46军,在战斗中出工不出力,以致于出现了73军被打得鸡飞狗跳,46军却悠闲地坐在旁边吃瓜看戏的奇特场面。而在最关键的时候徐州哪有抓龙筋,作为一军之长的他又神秘消失,结果46军群龙无首,毫无反抗力就被我军打散。
溃败的46军四处乱窜,在中造成了极大混乱,其他部队也被46军的溃军带散,导致了极短时间里李仙洲集团就全面溃败。而韩练成将军却暗中离开包围圈,佯装是在乱军中孤身突围而出,回到军中继续潜伏,为我军提供支持。军内部本就问题不少,再加上我军出色的战略谋划和地下党员的暗中协助,兵败如山倒的形势下,五万装备精良的军还真就比五万头猪还容易抓,可以说莱芜战役的胜利是必然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徐州有没有抓龙筋徐州哪有抓龙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