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我国历史上各个军的故事,例如21军、54军等等。今天,我们聊聊12军。首先,作者需要强调,大家只聊历史,截至到90年代为止。12军属于解放军部队中赫赫有名的猛虎部队,被称为“猛虎军。”1978年,原本驻扎在安徽省境内的12军,为何调往了江苏省徐州市呢?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个故事。
首先,我们聊聊12军的光荣历史,这是一支历史悠久的老部队。截至解放战争的末期徐州两性私密保养工作室,解放军4大野战军和华北野战部队,总计下辖了55个纵队。进入1949年以后,随着解放军部队正规化建设的推行,原来的55个纵队,再加上其他各种部队,历经调整、合并,总计组成了67个军。12军的前身是赫赫有名的中原野战军第6纵队,这属于中野的主力纵队。
不得不说,中野6纵是中野各个纵队中,战斗力最强的纵队之一。在解放战争时期,官兵们的口头禅就是“烧铺草。”全纵队一到打仗立生威猛之势,在整个解放战役期间,中原6纵打了很多的恶仗、硬仗,被称为“来之能战、战则敢打、打则必胜的悍兵、奇兵。”例如在挺进大别山的关键时刻,6纵官兵们浴血奋战,强渡汝河,为整个中野打开了通道,又被称为“开路猛虎部队。”?
随后,先后参加了宛东战役、淮海战役等一系列战役。1949年春天,在各个纵队的番号调整以后,中野6纵改编为第二野战军第12军,隶属于第3兵团。战功赫赫的王近山将军,担任了12军的首任军长。改编以后,12军继续南下,参加了渡江战役、成都战役等战役。鉴于当时四川各地的土匪盘踞问题,1950年,12军驻扎在重庆市,开始了肃清川东各股土匪的战斗。
不得不说,土匪们完全不是12军的对手,川东地区的土匪被12军基本肃清。抗美援朝战争开始以后,1951年1月,12军开拔北上,开始了新的征程。在抗美援朝战争中,12军官兵们完成了一系列艰巨的任务。例如著名的上甘岭战役中,12军和兄弟部队15军,打退了敌军多次猛烈进攻,取得了战役的最后胜利。在战争中,12军涌现了一系列的英雄人物。
1954年,12军调回国内以后,隶属于华东军区。先后部署在江苏淮阴、安徽合肥等地,关于12军驻地的历史,我们以后慢慢聊。说到军区,我们就必须聊聊我国的军区变化。因为了解各个军区的变化以后,对于各个军的调动会更加直观。在建国初期,我国设立了东北军区、华北军区、华东军区、中南军区、西南军区、西北军区。从6个军区的管辖范围来看,基本上对应了当时的6个地方局。例如西北局、中南局等等,管辖范围基本上是重合的。
当时,华东军区基本上管理了苏、皖、浙、赣、沪等地区。进入50年代以后,随着战争的基本结束,我国进入了战后重建、恢复生产、发展经济的阶段。与此同时,解放军部队进入了正规化建设的阶段。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原来6个军区的划分,从各个方面来说并不合适。因此,1955年,6大军区被撤销。同一年,设立了12个军区。
鉴于实际需要,1956年,又设立了福州军区。截至这个时候,我国13个军区的区划形成,分别是:沈阳军区、北京军区、济南军区、南京军区、广州军区、武汉军区、成都军区、昆明军区、兰州军区、新疆军区、内蒙古军区、军区、福州军区。每个军区的管辖范围并不大,大体上两三个省。华东军区被撤销以后,出现了南京军区、福州军区。
其中,南京军区管理了江苏省、安徽省、浙江省、上海市等地。在13个军区中,每个军区的任务和目标方向不同,各个军区驻扎的部队数量,自然也有很大的不同。50年代前期到60年代前期,我国东北方向、东南方向的任务很重。因此,在沈阳军区、南京军区都驻扎了相当数量的主力部队。例如沈阳军区驻扎了16军、23军、38军、39军、40军、46军、50军、64军等主力部队。
其中,38军、39军等几个军,在全军都属于王牌拳头部队,战斗力非常强。南京军区的情况类似,驻扎了12军、20军、27军、60军等一系列的主力部队。其中,12军、27军等部队徐州两性私密保养工作室,都属于全军的拳头部队。从当时的实际任务来说,其他几个军区的任务并不是太重。当时,68军驻扎在江苏省徐州市以及周边地区,但68军隶属于济南军区管理,这一点很有特点。
60年代后期,随着实际任务的变化,我国各个军区的辖区也进行了完善和调整,军区和内蒙古军区被先后撤销、降级(副军区级)。其中,军区并入了成都军区,内蒙古军区则并入了北京军区。在此以后,我国的军区数量下降为11个。进入60年代后期以后,我国北方各个军区的防御压力明显增加。尤其是1969年之后,这一问题更加明显。
北方目标陆陆续续部署了50多个坦克师和机械化步兵师,号称“屯兵百万。”各个部队的突击能力和整体实力都很强,我国从东北到西北,北方各个军区的压力很大。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北方各个军区的力量都需要加强。昆明军区、南京军区、成都军区、福州军区等南方几个军区的部分精锐部队,奉调北上。
与此同时,北方目标的太平洋舰队具有进行大规模两栖登陆的可能性。因此,在70年代以后,济南军区、南京军区进行了多次反两栖登陆的演习。南京军区还组建了一支假想敌部队,也就是现在所说的“蓝军部队,”模拟北方目标的战术战法。1975年徐州抓龙筋按摩,驻扎在徐州的68军,与沈阳军区的46军对调。随后,68军调往了东北地区,46军南下部署到了徐州等地。
当时,鉴于济南军区各方面的需要,1978年,46军又调往了山东省部署。此时,12军调往了徐州市驻扎。徐州市属于华东重镇,连接了河南、山东、安徽、江苏4个省,地理位置至关重要。尤其是在70年代的大背景之下,需要一支战斗力强悍的部队驻守、那么,12军为何调往了江苏省徐州市呢?
徐州市自古以来就是必争之地,从秦汉到明清,历代将相们对于徐州重要性的描述举不胜举。例如“东襟黄海、西接中原、南屏江淮、北扼齐鲁。南引邳宿,北控兖济,西扼汴泗。”三国名将吕蒙称徐州是“许、洛襟要”,南北朝王玄谟称徐州“要兼水陆。”宋朝大文豪苏东坡称徐州“为南北襟要,安危所寄。虽用十万人,不能取也。”!
宋朝陈无己则称赞徐州:“彭城之地,南守则略河南、山东,北守则瞰淮、泗,故于兵家为攻守要地。”所以说,从地理位置来说,徐州自古以来就是要地,需要驻扎大军。第二,清朝后期以来,随着铁路网络的建设,徐州成为了华东地区的铁路枢纽之一,陇海铁路和京沪铁路在徐州交汇。此外,著名的京杭大运河从徐州境内流过。
所以说,徐州市的铁路、公路、水运都非常便利。12军驻扎在徐州市,有利于迅速调动。如果实际任务需要徐州两性私密保养工作室,12军能够依靠徐州市的铁路网络,迅速向东、南、西、北各个方向调动。第三,徐州市是华东地区的工业重镇和重工业基地之一,建国以后,很多重要项目在徐州设立。从这个角度来说,徐州市周围也需要驻扎精锐部队。
言而总之,1975年,68军与46军对调以后,1978年,46军又调往了山东。随后,鉴于徐州市各方面的重要性,12军调往了徐州市部署。1985年,随着国际局势的不断变化,鉴于当时的实际需要。我国做出了裁军100万的决定,同时,对原来11个军区进行了全面调整。在此期间,武汉军区、福州军区、昆明军区等4个军区被撤销。
与此同时,当时35个军中徐州有没有抓龙筋,有11个军被撤销。总计裁撤了军级以上单位31个,撤销师、团级单位4054个。在这一轮的裁军过程中徐州私密抓龙筋,第12军改编为第12集团军,继续隶属于南京军区。至于各个军在90年代之后的变化和调整,我们不进行讨论。徐州有没有抓龙筋